西宁构建“法院+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化解新机制


综治中心是立足政法职能,推动各部门依法履职、形成合力,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协助推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重要工作平台。近年来,青海省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积极构建“法院+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化解新机制,通过资源整合、机制创新、协同联动,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共治,为推动平安建设、法治建设提供了司法保障。
法院融合对接综治中心
今年4月,西宁市城北区人民法院依托城北区综治中心多元解纷平台,针对二十里铺镇小寨村8户村民征地补偿款分配纠纷,与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组织开展联合调处,该批系列案件通过“多元联调+司法确认”的方式得以实质性化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西宁两级法院深刻把握融合对接综治中心的重要意义,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大格局,积极助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完善法院与综治中心对接工作机制,整合诉讼服务中心有关功能,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体现了全市法院司法服务的大局意识和主动融入综治中心的责任与担当。
西宁两级法院选派资深法官、法官助理、调解能手常驻综治中心,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诉调对接、司法确认等“一站式”服务,致力于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闹心事“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推动更多矛盾纠纷在综治中心及时化解,切实打通司法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全市法院每日有22名审判岗位工作人员入驻市、区(县)综治中心,他们凭借深厚的法律实务知识和纠纷化解经验,在指导调解和化解纠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上半年,共参与指导综治中心调解各类纠纷1504件。
具体工作中,西宁两级法院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攥指成拳、形成合力,通过信息共享、联合研判、挂牌督办等机制,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
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法院与区总工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司法局在区综治中心联合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室,及时化解工资拖欠、工伤赔偿、劳动合同纠纷。湟源县人民法院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高效协同,从政策解读、法律适用到现场调解,各环节紧密配合,在湟源县综治中心成功化解5起重大疑难矛盾纠纷。
创新驱动优化解纷模式
7月2日,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法院将庭审“搬”进综治中心,高效审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敲响了驻区综治中心速裁审判的“第一槌”。
案件受理后,速裁法官提前介入,联合综治中心调解员梳理案情、固定证据。因案件事实清晰、争议不大,为减少当事人诉累,遂在综治中心开庭。庭审现场,法官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围绕争议焦点精准调查、快速审理,整个过程程序规范、重点突出、节奏把控到位,既保障了司法公正,又凸显了速裁高效,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简案快办、繁案精审”。
此次速裁审判打破传统法庭审理模式,依托综治中心平台,整合法院速裁团队与综治中心调解力量,开启了基层司法服务新模式。
西宁两级法院注重纠纷前端化解,依托综治中心搭建多元调解平台,充分发挥先行调解的优势,对于适宜调解的案件,引导当事人在综治中心先行调解,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减轻诉讼负累。对于调解不成的案件,及时转入诉讼程序,确保纠纷得到妥善解决。通过无缝衔接,实现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服务。
西宁市城西区人民法院在区综治中心设立“安居调解室”,累计调解成功物业纠纷、供热纠纷268件。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法官入驻县综治中心以来,调解成功案件1350件,调解成功率90%。
三步走激活解纷新动能
“没想到综治中心能这么快就解决我们的纠纷……”这是一起服务合同纠纷当事人的感言。
4月8日,西宁市城北区人民法院将巡回法庭“搬”进区综治中心,对该案件进行现场审理,双方当事人最终握手言和。这是法院依托综治中心快速调处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该案的妥善处理,既彰显了司法程序的规范性,又发挥了调解工作的柔性优势,为同类小额纠纷提供了“调裁一体、高效便民”的解纷范例。
在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西宁法院推行“普法先行、调解赋能、联席共治”三步工作法。普法先行,坚持“零距离”讲法、“面对面”送法、“接地气”普法一体推进,深入社区、农村,全方位宣传综治中心功能定位、工作流程,加大解纷途径指引,扩大综治中心在基层治理中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认可度;调解赋能,通过“法官带调解员”、入驻法官驻点指导调解,举办全市法院人民调解员能力提升培训班等方式,提升人民调解员及调解组织的业务能力,提升纠纷化解专业化水平;联席共治,建立常态化联席会议制度,与行政机关、行业协会协同发力,形成多元解纷“一盘棋”格局。
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法院香格里拉“银铃法官”调解室和福禄巷北社区“芯中蕊力别样红”法官工作站,依托综治中心信息共享、数据互通的联动优势,及时会商研判社区、村所内风险隐患,用“法官讲法理+社区讲情理”促成“小矛盾、小纠结、小疙瘩”就地“一站式”化解。
西宁法院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继续融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有效衔接社会各方调解力量,不断完善诉调对接、多元解纷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源头化解、多元化解,为社会和谐稳定注入强大的法治动力。(记者 徐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